简体 繁体
教学工作

专业课程教学改革系列报道之二:基于课程特点的《工程地质》教学改革探索与实践

发表日期:2023年11月09日 17:09 文章编辑:土木工程学院 浏览次数:

任何建筑工程的开展都离不开地质环境因素,《工程地质》作为土木工程的专业基础课,需要学生在掌握普通地质学理论的基础上,能够正确处理和合理利用自然地质条件,解决在工程设计、施工及运营过程中出现的各种工程地质问题,将理论知识与工程实践相联系,提高土木工程专业素养和能力。

对照土木工程专业毕业要求指标点,在认真分析《工程地质》课程的特点和培养目标基础上,课程团队成员倪宏革教授、战吉艳博士积极探索高效的教学表现手段,力求做到“课程不枯燥,知识不过时,学了能应用,增强责任感”。

在讲授地质学基础知识方面,一是深入开发教材用途,以学生喜爱的扫码形式,在课本相应章节配置知识点二维码,扫码链接主要知识点的图文解析及视频资源,做到不留知识点盲区。二是提高课堂利用率,通过“天天快答”、计时练习、讨论墙等板块,采用知识图谱的思维模式,串联每一章节主要内容,引导学生建立起知识框架体系,梳理知识脉络,再激发学生个人兴趣爱好,对某一知识点进行自主深入学习,鼓励学生与教师、同学之间探讨,追踪地质前沿科学,在尊重个体学习差异基础上,因势利导,完成教学目标任务。

倪宏革教授讲解岩石标本


课堂教学效果展示


在讲授地质工程应用方面,一是建立知识点与解决工程问题之间的联系,通过引入地质事件、地质趣事、观察地质标本、野外地质实习等形式,引发学生思考,理解人类在改造大自然过程中一步步探索的意义;养成遇到问题,寻找症结,结合相关理论知识,探讨解决可能性的工程师精神。二是培养学生专业学习兴趣,逐渐建立工程人员的安全责任意识,树立清晰的国家建设者使命感。主要通过引入与课程相关的社会热点新闻,启发学生用所学理论知识服务社会实践,赋予知识点灵魂,深切体会书本上的知识是有用武之地的,欣赏地质之美的同时,促发学生深度思考地质环境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关系,做到既能判断和评价问题的解决方案和措施可实施性,又能提出解决问题的思路和方法,达到“基础理论扎实、专业知识宽广、实践能力突出、科学与人文素养深厚”的专业培养目标。


战吉艳博士利用社会热点讲授知识点的工程应用


整个教学环节,从设立课堂教学目标,依据课程内容特点进行教学改革,通过随堂练习、讨论、问卷、留言等环节,了解学生对知识点的掌握情况。设置网上互评,讨论墙板块满足学生答疑需求,反馈学生学习动态,通过教研活动等形式对授课模式进行改进,构建了“目标-过程-结果-改进”的教学质量评价体系,教师与学生做到了同向同行,共同进步。(土木工程学院 撰稿:战吉艳 审核:苑宏宪)